中国农科院与山东省农科院创新工程战略合作 助力山东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时间:2017-09-18 09:57:32 作者: 浏览次数:0次

9月15日,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加快山东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暨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战略合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于国安,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周林、院长万书波等领导出席会议。


双方共同推动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一体化推进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建设。依托中国农科院德州、青州、兰陵、寿光等实验站,山东省农科院东营、济阳综合试验基地及青岛、烟台、泰安、济宁、临清等专业试验基地,促进试验示范基地共享。同时,还约定搭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公共平台,共建共享“海外农业研究中心”,建立支撑农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海外农业数据调查分析服务系统,相互开放、共享共建国外联合实验室基地。
在合作机制上,坚持以重大需求推进团队协同创新,以智力引进促进学科发展,以绩效奖励激发创新活力,创新解决产业重大问题新模式。围绕制约山东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关键问题,建立“国家院+省级院”合作新机制,带动地市分院、龙头企业等相关科技资源,共同推进山东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实现重大跨越。
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共同打造1个国家级区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100名高端人才领衔的协同创新团队,联合研发100项农业产业关键技术,精准服务1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山东农业由大变强、走在前列,并示范引领农业科研国家队与省级队联动发展,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实现重大跨越。
据悉,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于2013年启动,目前每年中央财政专项支持10亿元,组建了300余个创新任务团队,取得了一批“顶天立地”的科技成果。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2016年山东省农科院启动实施全国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省财政每年稳定支持6000万元,现已取得重要突破,有27个品种和38项技术被列为国家或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当前,山东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今年6月份,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作出部署安排。两院科技创新工程深度对接,必将成为加快山东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
山东省农科院院长万书波表示,中国农科院和山东省农科院开展创新工程战略合作,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加快山东省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是山东借助国家资源解决地方问题的创新之举,对助推山东省农业由大变强、走在前列具有重要意义。